“如何成为新闻采写高手?” 新工科产业学院学生媒介素养提升讲座开讲

责任编辑:   发布者:白舒宁   发布时间:2023-12-04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11月28日下午,新工科产业学院“校园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在学园校区中区文正楼416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学院新闻宣传组组长阙丽君主讲,来自该学院22级与23级80余名学生记者们到场聆听。

图为阙丽君老师正在讲解。白舒宁 摄

讲座以“如何成为新闻采写高手?”为题,重点回答了校园新闻“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这三方面问题。阙丽君结合多年校园新闻实操经验,以生动详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当一名校园记者的乐趣与意义,并从校园新闻的基础理论出发,为大家讲解常见几种题材校园新闻的采写秘笈。

在分享用事实说话的四种方法时,阙丽君形象地把写一则消息稿比作为画一棵树。她说,标题就好比树干,导语就好比枝干,有了树干和枝干可以叫作一棵树,但是这棵树有点单调。加入树根(新闻背景),树木显得根深蒂固。加入枝叶(还原现场),树木显得枝繁叶茂。加入花儿(典型事实),树木显得繁花似锦。加入鸟儿(直接引语),树木显得生机勃勃。

图为同学们正在认真听讲。白舒宁 摄

“无采访不写作。”培训中,阙丽君多次强调了校园记者要张开嘴,迈开腿,大胆主动地去获得信息。在稿件写作中,要写清楚“5W”+“1H”,要写具体才显真实。“一篇新闻的七秒钟很关键,决定你要不要看这篇文章”,她通过“七秒钟生死法”强调了新闻标题及导语的重要性。

“大家只要用心投入,认真把一件事做好,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张开嘴,迈开腿,很快就会得心应手,写出一流的新闻稿。”培训最后,阙丽君勉励同学们珍惜在校学生记者的身份,好好锻炼,即使以后不从事新闻工作,但从这份工作中,学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也会让同学们受用终生。

“下午的讲座案例丰富、内容充实,解决了我平时稿件写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于我启发很大。接下来,我将认真研究老师课堂上分享的理论和案例,并通过日常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业务能力。”物联网工程232林昕昕同学听完讲座表示收获满满。

图为培训现场。白舒宁 摄

据阙丽君介绍,为提升学院学生媒介素养,做好校园新闻宣传工作,除了本次讲座,后续还将邀请有新闻宣传才能的校园学生骨干、媒体记者,围绕新闻照片拍摄、网络作品编排等主题,开展新闻采编业务培训。同时,学院宣传组的指导老师还将日常审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学生记者群,线上线下多措并举助力学生启航校园记者路。

(新工科产业学院 白舒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