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大学生化身水库“数字环保者”,助力守好莆田大水缸

责任编辑:张亮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7-04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图为实践队员和水质监测站工作人员合影。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图为实践队学生在东圳精神展示馆合影。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图为实践队学生学习操作空气检测设备。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图为水质检测站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员介绍新型水质检测设备。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图为实践队学生尝试操作无人机。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6月29日,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新”青有为社会实践队与青春向党理论宣讲队前往东圳水库、福建省环保水质监测站、东圳精神展示馆开展“数字赋能引领智慧治水,科技创新助推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1名大学生化身水库“数字环保者”,助力守好莆田大水缸。活动由莆田市生态环境局、城厢区生态环境局、常太镇人民政府与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学生第十一党支部联合开展。

“不够高,再往上飞高点……”当天早上,在东圳水库坝头上,一架大型无人机腾空而起,实践队队员在执法人员的指导下操作着无人机沿着水库进行全程无死角巡查,对发现问题逐一拍照记录,协助执法人员开展巡查排查。33℃高温的天气,实践队员们学习的热情只增不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执法人员表示:“东圳水库流域范围广,河段地势复杂,巡查人员和车辆有时很难到达,传统的人工巡查方式费时费力。随着国家科技创新与进步,我们充分应用科技化和数字化的手段--无人机巡查,可以第一时间精准掌握水库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早报告、早解决,由此实现‘智慧治水’,提升治理能力智能化与精准化。”

在福建省驻莆田环境监测中心站自动监测室负责人陈中健的讲解和引导下,师生们与环保设施进行了“零距离”接触,通过以理论讲解、操作演示、互动交流等方式,对实验室的功能及仪器设备进行详细介绍,队员们不时好奇提问,陈中建也一一耐心解答演示操作,并希望学生们在如今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中,能把自己的专业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用科技创新共同推动绿色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据介绍,东圳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站位于莆田“大水缸”东圳水库的出口处,主要监测酸碱度、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等12个参数,可实现每日对水库饮用水源水质不间断、实时的自动监测,会每四个小时一次测量这些指标,这些指标可以明显反映出水质物理特征和污染物情况。以前大多是依靠人工检测水库水质,耗时耗力效率低,数据不够准确,自引入水质自动监测站,应用物联网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可将实时监测数据自动上传至管理平台,构建了“监测吹哨、管养报到”智慧预警机制。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及庆祝建团100周年,实践队队员走进东圳精神展示馆,开展“学党史强信念,弘扬东圳精神”党日活动,让党课走“新”更走心。在借助视频影像模拟场景等现代高新技术下,讲师林琼通过史料、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向队员们展示东圳建库孕育出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精神。同时,林琼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和生动实践,并以原鲁山同志为代表的“党的好干部,人民好公仆”,向队员们介绍了东圳精神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勉励同学们向先辈们看齐,扎扎实实学好专业本领,勇于担当时代责任。

“在这个数字赋能的时代,物联网与监测相结合确实能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映’,我们现在的一切,都蕴含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今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我打开了一个世界的大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东圳精神,艰苦奋斗,投身时代浪潮中。”学生第十一党支部、新青有为实践队同学朱韩彬说道。

“希望大家弘扬东圳精神,向原鲁山县长学习,以榜样力量鼓舞激励自己成长成才”。党支部书记、带队老师刘志煌说,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在未来社会治理应用方面大有可为,可推进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更加智能化与现代化,接下来党支部将继续按照学校要求推进学生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挥好第二课堂育人功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据悉, 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党委认真按照“七个有力”建设标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党建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文化传承、治理体系、社会服务等方面融合,悉心指导各支部围绕专业特点、师生实际和队伍状况,努力形成一支部一特色品牌,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新工科产业学院 雷杨宝 陈巧婷)

                                 

责任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