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青少年石榴籽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暨莆田学院各族青年共庆建市40周年座谈会在红色驿站举行

责任编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10-25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图为座谈会现场。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雯欣 摄

图为基地授牌。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雯欣 摄

图为全体成员合影留念。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雯欣 摄

图为全体成员齐唱《歌唱祖国》。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雯欣 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10月24日,莆田市青少年石榴籽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暨莆田学院各族青年共庆建市40周年座谈会于紫霄校区红色驿站召开,校党委副书记黄志源、莆田市民宗局局长黄建国出席会议,校党委统战部、学生处负责人、“同心结”辅导员工作室成员以及学生代表共50人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校“小红团”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施可蓉进行题为《扬福籽精神 筑团结之花》的宣讲,她讲述了四川甘孜州康定县一位平凡的教师——胡忠的故事。这个平凡的人物是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平凡的“石榴籽”之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时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五位少数民族同学畅谈与莆田共同成长的故事,其中来自土家族的苏嘉婷同学说:“上大学前就有听说过莆田这座城市,这里是妈祖的故乡,有精巧的红木工艺,40年的成长与发展让这座城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会珍惜当下的美好环境,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会上,黄志源对一直以来支持我校工作的莆田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表示由衷感谢。他表示,莆田市建市40周年,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项事业成果丰硕。伴随着莆田市的发展,莆田学院也取得巨大进步。在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化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努力培养具有深厚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他指出,学校将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抓好文化建设和教育资源开发,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共同”的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

黄志源勉励青年学生要回首新变化,坚定理想信念;着眼新要求,担当时代重任;展现新作为,繁荣校园文化。

会议最后,全体人员集体合唱《歌唱祖国》,献礼莆田市建市40周年。会后,全体参会人员进行合影留念。

(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雯欣 冯锦烨 陈献平 外国语学院)